区块链技术的新尝试——区块链+税务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应用特有的信息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并且区块链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2019年11月8日,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与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在杭州联合举办【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管理国际研讨会】。“区块链技术是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新型技术手段,是助推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良好契机和重要抓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王力表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将与国内外专家一道,加强合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治理,开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篇章。中国是国际上“区块链+税务”应用领域的先行者。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磊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中国税务应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

2018年8月,深圳市税务局联合腾讯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发票,在有效规避发票造假、数据和隐私泄露等问题的同时,减省了传统纸质发票的原料成本和开具流程,从此,区块链+税务的大门正式开启。深圳市区块链电子发票经过一年多落地应用,目前已接入企业超过7600家,开票数量突破1000万张,开票金额超70亿元。区块链电子发票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零售商超、酒店餐饮、停车服务等上百个行业。

区块链有助于提高增值税的征管效率

在数字经济面前,传统的“以票管税”已逐渐向电子发票过渡。但当前电子发票的存储集中于电子发票供应商手中,形成了分散的数据孤岛,纳税人、税务机关和开票商对进行交易的确认和票据的验证等程序较为复杂。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为企业的交易数据提供了跨地区、跨企业的存储模式,并且保证了数据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将成为信息管税的有力抓手。

区块链技术在税务体系中应用的基础原理

IT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先后诞生了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强调“业务与业务”之间的链接,其旨在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各相关业务之间建立“网络状”节点间的“面”式特征。因此,区块链通过区块高度、交易哈希等不仅可以记录网络节点间“流程先后”关系的特征,也可同时记录节点间“业务左右”关系的特征。区块链本身具有的“共享分类账本、共识机制、可溯源、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的特征促使其不仅能够实现记录网络中各节点发生的所有交易,而且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累加,最终形成每一个节点之间彼此相互连接、节点体量不断增大的记录清单,并存储在多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中,其最大价值是解决了业务参与主体中业务对象关系之间、监管关系之间的“信息流共知、业务流追踪、数据流便捷检核监管”等难题。

区块链有助于提高各参与者遵守税收法规的积极性

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实现税款计算和汇缴流程的自动化,从而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且提高交易数据的可见性。由于交易中的各参与方和税务机关都将获得实时数据,因此可以大幅降低信息误传或数据篡改的风险。

基于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以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代表的区块链+税务技术不仅有助企业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更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建设可信商业体系并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在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并等同于区块链的全部,区块链技术应用还能够在税务、供应链金融、溯源、法律存证、资产交易、慈善、智慧物流等多个行业显示应用价值。目前来说,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熟完善还正在成长摸索阶段,大规模的落地应用也正还在推进过程中,但金融行业、税务领域一般不存在瞬时大数据量交互的场景,对区块链底层支撑系统TPS性能要求并不高,银行也早就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汇款、普惠金融的等服务的落地,区块链+税务随着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显著优势也必将越来越成为主流。

区块链——正在崛起的新型社会治理方式

3月11日《学习时报》刊登《如何让科技创新支撑公共舆论场》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抗击疫情需要科技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方式。要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实施。构建智治模式,就要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将物联网、云技术、区块链等技术融入社会治理之中,服务于新时代社会治理。一些地区已经在实践中安装了综合治理调度指挥屏,实时监控并实现中枢调度指挥,使得人员、社区、街道、城区甚至整个城市的安全问题得到无缝隙覆盖。这为此次抗疫战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高效治理技术支撑。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区块链开发技术可以帮上什么忙!

区块链包含了什么技术呢

  • 加密签名机制:可以用非对称加密,还有CA对数据做签名。公钥和私钥方式保证特定的人才能去解密。
  • 共识算法:就是投票算法,是所有人都投票,或者选几个人投票,或者随机选几个人投票,目前的区块链有多种不同的共识协议。
  • 哈希散列:这是一个神奇的算法,例如SHA56—>SHA256,把数据哈希后变成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字符串可以证明数据的原始状态。数据做任何微小的改动,哈希散列再次运算都会有新的结果,结果却又不可以被反向破译。这就实现了固证证据及保护数据隐私的诉求,区块链适合在司法领域做存证、固证,同时又能够满足保护隐私的场景的主要技术原因。
  • P2P网络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对点通信。在我国使用点对点通信要符合网络安全法的要求。

2019十大网络流行语新鲜出炉,由《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后得到了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各大媒体的转发,引发了各大网友的热评围观。“区块链”不负众望,突破重围,成功入选2019十大网络流行语。从去年10月25日开始,“区块链”一词频繁的出现在大众眼前,从第一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首个“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技术安全规范”发布,再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区块链项目落地,它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被各方寄予厚望。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不仅是对医学领域的挑战,更是对社会治理体系的挑战。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但疫情期间的舆论会影响大众的认知、心态和行动。为了配合防疫,特别是在此次抗疫舆论场的框架下,不断完善和创新相关科技智能手段,让信息资源的真实性、科学性得以真正的高效释放,让误读、谣传消失,让化解不当舆论能力最大化,形成社会治理“智治”体系下可推广的、常态化的经验模式,必须采取措施创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区块链应用稳步推进中

2019年的区块链发展趋于稳定,从7月到今年2月,区块链政策信息数量逐月增长。因此业内人士称,一个被区块链赋能的新金融时代正悄然来到。区块链在现有经济体系中的落地应用正在稳步推进,逐渐渗入到各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区块链在解决真实行业痛点中的作用愈发显著。

区块链助力疫情

病毒无情,人有情,在疫情发生期间有多个区块链开发应用冲向前线。据悉上海某科技公司与武侯发展集团、云图控股等公司进行沟通探索,为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据介绍,云图控股是化肥生产型企业,下面有一级分销商4000多家,二级分销商更多,最终用户是种田的农民,他们的问题是分销商有资金回笼压力,疫情爆发后尤甚,该公司所做的是促成从上而下打通整条化肥贸易链条,帮助下游分销商解决资金压力。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在解决供应链多级企业间信任传递问题以及贸易端和资金端信息数据不可信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综合而言,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支撑社会治理,达到医护救助的高效与秩序的稳定开展,大力推进疫情战斗的实效,这些确实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用“小程序”上线应用能快速灵活解决疫情中辟谣、查找定点医院、预订医疗用品等“大事情”,进而实现更有温度的服务、更有效的治理、更为共享的实时数据,此为根本。借助此次疫情,区块链开发信息技术行业发光发热,在未来,区块链涉及的领域还会变的多元化,这也可能是科技行业的再一次变革,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区块链发展态势!

区块链+教育:加速线上教育的发展

2020年年初,因为一场疫情,仿佛让全中国暂停了一般,各行各业受疫情影响而破产的公司不在少数。甚至教育界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病毒传播的巨大危害性,教育部通知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全国近2.7亿在校学生开始“云上课”,老师“被迫线上教学。

因为战“疫”需要,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迟了原先既定的开学时间,全国迎来了首次线上开学季。这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教育史上开展的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互联网教学实验。一时间,线上教育成为全民的关注点。有人认为,疫情将会成为线上教育乘风破浪的转折点;也有人表示,疫情之下,赶鸭子上架——“在线教育,集体裸奔”。诚然,在线教学的弊端是老师无法监督学生,学生也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现目前,因疫情而风行的在线教育热潮,引发了社会对在线教育行业大发展的思考。与此同时,在新闻、短视频中看到了在线教育两端的慌乱和不适。对于老师授课而言,网络卡顿、初期上课系统操作不熟练,是首先需要克服的外部困难,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线上所教授内容顺畅且有效的传递;对于学生及家长而言,在上线听讲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好几十分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并还要有效接收和消化老师讲授的知识,每次上课都要家长陪伴旁听?

殊不知,“祸兮福所倚”,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越大,机会也就越大!2003年的非典疫情催生了电商行业,至那以后电商行业可谓是超速发展,那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们为何不大胆一点,抓住此次机会,加速区块链教育的发展呢?

既然想要借助区块链来加速线上教育的发展,那么首先需要了解区块链开发信息系统能为线上教育带来什么?

1.区块链技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存储授课、学习数据,通过分布式数据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当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在线教育网络架构时,老师授课、学生听讲在线互动、在线作业的教与学记录信息在系统内全程留痕,结合记录、核实等机制,做到老师评价、学生反馈和教学结果的透明可信,实现了非人工操作的管控,辅助智能化决策,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有利于课后管理的科学合理,解决了家长担心的课后无人管的担忧。

2.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可验证、防篡改的存储系统,将学历证书存放在区块链数据库中,能够保证学历证书的真实性,使得学历验证更加有效、安全和简单,这将成为解决学历文凭和证书造假的完美方案。

3.通过嵌入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可以完成在线教育平台合约的生成和存证,构建虚拟经济教育智能交易系统。

4.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教育系统,社会上将有更多的第三方教育机构来承担专业教育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并且基于区块链的开源、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保证其教育过程与结果的真实可信。

5.互联网技术产生了线上学习和视频直播等互动手段。而区块链则可以对在线教育社区里面的知识内容制作者、学习者的参与度、推广者的推广效果等进行统一的上链记录并给予对应的贡献奖励,让每一方参与者都被激发出能动性。让在线教育社区生态体系中的人都能得到可持续、可发展的利益。

6.区块链教育公益:实时追溯资金去向,实现教育捐赠规范透明。很多时候公益教育基金难以监管;资金去向不明;捐赠人在慈善行为之后心理上获得的精神激励不足。在引入区块链技术后,捐赠人捐献的每一笔钱,都会形成对应的一个数据包,包数据包通过区块链平台传递,每经过一个节点,都会盖上一个时间戳,最后送达受捐人。这样,区块链慈善上的每一笔钱都是透明、可追溯、分布式存储难以篡改。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基于区块链开发教育信息系统虽能够帮助学生,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阻力。

1.教育领域实践经验少,推广运行存阻力

目前国内外在区块链教育技术应用领域标准尚未制定,且大多数研究聚焦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推广运行将面临缺乏政策保护与落地应用经验两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缺乏政策保护与引导,去中心化属性对传统教育管理机构将造成强烈冲击,在利益分配上使得传统教育平台遭受重大冲击,导致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2.区块链数据存储虚拟化,教育数据产权有争议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淡化了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责,学生数据管理等工作相对弱化。由于去中心化特性,使得区块链上的数据分布式存储与记录,造成学生数据的产权变得模糊。当前教育中的数据管理一般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淡化了实体管理部门的职责,使得数据都存储在虚拟区块链上。因此这些虚拟数据的归属权属于谁?使用权属于谁?基于数据分析产生的成果的所有权又属于谁?这一系列的数据产权问题都将成为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在商业领域中的作用非同小可,落地执行也并不艰难,首当其冲的,区块链教育的推行在未来可能是一大难点。但是我们相信在可见的将来,教育行业也会引入区块链开发技术,届时教育行业将会在区块链的加持之下,开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生态优化探索。

区块链疫情预警:让疫情监控预警更及时

北京时间2月26日,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能将被取消,而不是推迟或更换举办城市。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韩国爆发后,国际奥委会官员首次就疫情影响发表态度。自1896年开始举办的现代奥运会只有因“战争”取消的历史。据报道,东京曾获得1940年第12届奥运会举办权,但由于身陷二战漩涡,那届奥运会最终流产。而巴西2016年里约奥运会曾在举办前夕受到寨卡病毒疫情影响,但该届奥运会最终仍如期举办。

日本疫情发展到今时今日已经很严重了,对于当时中国的疫情爆发日本政府很重视,立刻与中方联系接回本国侨民。由于初期日本国内疫情不严重,日本民众不重视自身防护,再加上钻石公主号上的大量感染者,最终造成现在的局面。

与钻石公主号相比,我国天津邮轮则就处理得非常的好。甚至可以说天津邮轮是碾压、完胜日本钻石公主号的处理方式的。当时天津邮轮,据统计一共有5000多人,而我国只用了12个小时就完全地进行隔离了,对此世界卫生组织都表示非常的难以置信、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在短短的12个小时之内就将5000多人进行完全隔离,并且处理得非常的完善。 

 目前,疫情在中国大陆已经初步得到了有效控制,正是和疫情斗争的僵持阶段,回顾新冠肺炎最早发现是在去年12月,但是时隔一个多月之后,关于新冠肺炎的关注才在网络上流传。从时间上看,我们似乎错过了最佳防疫隔离阶段;从效果上看,我们似乎已经初步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但值得反思的是在经历03年非典疫情,16年后在中国各项医疗水平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下,这次应对此类突发性疫情的机制和能力我们依然还有不少欠缺。作为区块链行业中的一员,子奇一直在反思,如何利用区块链开发预警疫情系统,如何及时预警疫情,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谈谈一些关于区块链在疫情方面能做到的事情。

    早在2008年,我们国家就在全国范围内上线了“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已知的数十种传染病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预警应急响应。但是此系统仅仅是对已知的传染病预警,并不能对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这样未知的传染病预警,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存在如下问题:

1. 病例数据向上一级提交时会进行层层审批确认。这样的机制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某个层级人为误判出错而预警后造成后续连带性不可挽回的影响。这种机制有可靠的一面,但客观上也会大大降低潜在疫情被尽早发现的几率,且会打击上报的积极性,部分医生会为了避免麻烦而选择不上报。

2.医院之间存在数据孤岛情况。出于病人隐私和病例数据的保护,现在大多数医院产生的病患数据并没有及时同步共享。这就使得未知新病种发生时,由于病患信息交互少,各医院容易信息障碍性低估其破坏力和影响,不利于组织之间进行自下向上的决策督促推进。医院之间不愿意同步数据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医院系统性采集数据的成本比较高,包括初诊判断分类、用药类别、再诊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临床CT、核磁共振等医疗影像数据等;另一方面,各个医院的数据有的会有一定的利益链条,临床医疗数据对医院而言是宝贵的数据资产,可以帮助药物研发机构进行药品研发以及其他商用价值。

3.国家疾控中心完全中心化的决策机制。由于传染病定性非同小可,在数据模型给传染病毒定性之后,透明开放权限往往不在当地政府手里,需靠上报国家疾控中心来决策。国家疾控中心在收到数据反馈后还要派专家前往进一步核查确认。整个过程一套下来,会牺牲掉很大的时效性,不利于危险性新型传染病种的及时披露和防控。

根据以上系统中的不足,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开发疫情预警系统改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

1.基于区块链的开放性数据原则,以各省省级为单位,由当地疾控中心主导建立一条“疾控联盟链”,首批成员是当地省、市、区、县级医院。疾控中心设定一套链上奖惩制度补贴各个医院,鼓励医院积极地提交各类传染病性质的病例,包括已有传染病例和未知传染病例及疑似传染病例等。

2.各个医院设定专人负责审核上链,每一次疑似疫情病例审核提交后向区一级全节点广播。这么做可以对上链数据信息进行本区跨医院交叉验证。这样一来,医生不必担心组织体系内的上报压力,只负责呈现客观的临床数据,确保了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而且交叉验证过程需要由2/3以上的医院共同确认,极大地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

3.一项提交数据上链成功后,就会被加以时间戳,之后新产生的上链数据,只要病例相似度高达95%以上,就会自动归到同一链上。相似的判断依据可以是症状、体温、病员来源地等字段,通过智能合约判断“相似度”。如果一个新病例上链后成为了孤块,可视为临床病例尚未形成较大传染性,仅做一定预防和监控即可。一个新病种病例上链后,如果多个孤块很快有类似病例数据链,设定一个阈值,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同步信息,疾控中心可协调各级政府力量进行匹配的防控举措。

4.初期疾控链上的数据只对联盟链的成员开放,一旦达到一定的传播值之后再接入权威媒体进行透明化披露展示,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避免不必要的猜忌和恐慌情绪滋生。

以上就是区块链开发疫情预警系统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但是我们依然要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今后区块链也会成为和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在疫情预警中发挥作用,还能够在其他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